
by Marjan van Aubel
早在太陽能成為熱門永續能源議題前的千禧年初,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 Travis Bradford 在他撰寫的《太陽能革命:全球能源行業的經濟轉型》書中,預測太陽能將在未來20年內成為最符合經濟效益的能源應用選擇。
來自荷蘭的設計師 Marjan van Aubel 偶然在 Travis Bradford 的《太陽能革命:全球能源行業的經濟轉型》讀到「太陽1個小時產生的光熱足以供給人類1整年的電量需求。」她便意識到太陽能設計就是她此生的志向。以太陽能設計師自居的 Marjan 相信太陽能源的普及必須要讓更多人能夠更容易使用。雖然太陽能板的生產成本逐年降低,使用效率穩定提升,但是太陽能板的外型卻和60多年前相去不遠,一樣是裝置在某件東西上的附屬存在。

by Marjan van Aubel
「氣候變遷是人類當下面臨最急迫的議題之一,我們無法也不應該仰賴政府與科學機構解決問題,其實每個人都能有所貢獻,而身為設計師的我擅長的就是透過設計來改變事物。」 Marjan 認為設計可以讓太陽能科技有美感有風格,而最新的太陽能燈 Sunne 便是 Marjan 將太陽能以全新面貌走進日常生活中的一步。Marjan van Aubel 與荷蘭能源研究中心(The Energy Research Centre of the Netherlands)共同合作開發的太陽能燈 Sunne,無需外部電氣設備驅動,懸掛在窗前面向太陽的一側裝有 SunPower 太陽能電池,可以全天候收集足夠的日光照亮夜晚的室內空間。

by Marjan van Aubel
太陽能燈 Sunne 會在黃昏時刻啟動,內建3種模擬天空顏色的光線設置(Sunne Rise、Sunne Light 以及 Sunne Set)與地平線上的日光變化互映著,而太陽能燈 Sunne 的橢圓金屬鋁框更給居家環境增添一份簡約質感。為了確保太陽能燈 Sunne 的最佳效益,Marjan van Aubel 與設計團隊計畫開發專屬應用程式,用戶可以直接觀看有關電池電量以及太陽能電池接收日光的資訊,方便調整放置太陽能燈 Sunne 的最佳位置。
太陽能燈 Sunne 將能源生產的場域從大型集中的工廠轉移到家中,Marjan van Aubel 用設計掀起一場關於能源與美學的革命,人人都能負擔的太陽能燈 Sunne只是太陽能民主(Solar democracy)的開端。■
All Photos @ Marjan van Aubel
關於作者
Ian Feng。PPAPER 編輯。
因為攝影而開始書寫的文字工作者,難以抗拒酸質明亮的淺焙咖啡,每晚準時收聽酷派爵士,隨友人指引服用泥煤威士忌,沉醉在 Roger Federer 單反的優雅風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