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胡淑雯
台灣第一場性侵與性騷擾
實體信件展「38號樹洞」

「38號樹洞」信件展 展覽現場

 

 

PPAPER

胡淑雯

作家、《哀豔是童年》作者

 

 

「38號樹洞」是一個勇敢的計畫,同時也是沈重的,會促成這樣的計畫,是否跟你創作中,替缺少發言權的人發聲的理念有關?

首先,我要澄清,我的創作無意替缺少發言權的人發聲,那不是我寫作的目的。我之所以書寫某些人物,某些主題,是因為我對「差異」充滿興趣。獨特的事物總是為我們寄存了珍貴的「差異」,而「歪斜」的生命對「常態」提出的挑釁,讓持續思考的人不至於腐化太快。

至於這個計畫,我扮演的比較像是「被朋友找來商量事情」的角色。鄭小姐在事件後,收到大量的訊息與信件,一則則一封封傾訴著個人深切而私密的故事,當中有憤怒、有痛苦,也有自嘲的幽默與深思,她害怕辜負這些聲音,渴望善待這些信件,回應每一份珍貴的顫抖、眼淚、與勇氣,我做的只是陪伴而已。

 

我們認為「38號樹洞」同時也是一個溫柔的計畫,你認為透過群體的聲音,是否能替個體與社會帶來一定程度上的治癒?

坦白說,我不相信痊癒。痊癒預設了某種身心的「復原」,仿佛可以回到「原點」。但哪裡是原點呢?人怎麼可能回到原點?如果有創傷,那創傷是不可能通過一次兩次的言說,而得到治癒的。如果療癒是可能的,那麼,我們最好提醒自己,療癒並不是再也不痛了,而是知道自己為何疼痛,因此能夠承受那疼痛。療癒不是無動於衷。

然而,言說依舊是重要的,所有的傷口都渴望發言,只要開始訴說,傷口就會得到尊嚴。這個文件展,能做到的事情,是很基本的:它提供一個開始,一種年輕、明亮的,面對傷害與屈辱的方式。然而,僅僅是提供一個開始,就已經是一件很美麗的事了。請設想那些偷偷寫信來的女孩:只要妳開始為自己做點什麼,力量就會從傷害妳的一方,開始位移,回到妳的身上。

 

妳曾說過,「文學無法輕率同意任何一種主義的昂揚。主義的昂揚癱瘓的時刻,才是文學感興趣的,也是文學值得去觀看的時刻。」,你怎麼看待#MeToo活動以來各界的正向支持以及負面批評?

文學的立場,是美學的立場。在美學之中,創作者看重的是事物的「複雜性」,而「女性主義」關心的是性政治與性別政治,與美學的價值有時疊合,有時矛盾,有時並不相干。至於MeToo,我認為每一個案例,牽涉到每一個個體的人格尊嚴,都應該慎重以對,case by case,單獨分析、個別評價,無法以通論的方式來評價,以免落入簡化與公式化的危險。前提是,在給出道德判斷之前,參與意見的各方必須有意願、有誠意,進入事件的種種細節,這需要一定程度的、心靈的開放性。市面上許多急躁的議論壞就壞在,只有立場,沒有細節。而所有缺乏細節的議論,都是不負責任的。

 

時代不斷在前進,但社會好像還是不斷在檢討被害人,我們天真地以為這是上個時代的遺毒,你怎麼看?

你使用了「天真」兩個字,可見你也知道,這不只是上個世代的習慣,而是長時間的文化浸染。浸染有多深,褪除就有多難。這種「檢討」女人的習慣,包藏著某種「管教與意淫」以及管教與意淫的「失敗」。而時代確實在變,年輕的女孩不是好惹的,愈來愈不好惹。任憑旁人怎麼挑毛病、怎麼檢討妳,當一個女人確信自己所言為真,那種篤定,是騙不了人的。當愈來愈多女人敢於說出來,而這些女人各式各樣什麼形象什麼職業什麼年齡都有,這種檢討女人的習慣就會慢慢失效、終至當機。

 

閱讀「38號樹洞」投稿的這些血淚回憶是否讓你揪心?是否會因為你過往的書寫經歷,去描繪受害者與加害者的模樣?

這些信件中,讀起來最怵目驚心的,是來自父母的傷害:當妳好不容易克服羞恥,鼓起勇氣,向自己信靠的人說出,哪個叔叔或伯伯,哪個表哥或老師,對我做出這樣那樣的事,得到的卻是輕蔑、懷疑、否認,這種傷害遠遠比妳本想指陳的往歷更深,因為它來自妳最信任的人。同理,在鄭小姐身上,我觀察到的是,最核心的傷害或許不是來自性騷擾本身,而是旁觀者(包括網路圍觀者、演藝圈長輩、自以為是的妄斷)對「女方證詞」的藐視,這是對人格與尊嚴的損害。

 

請跟我們推薦最近特別有感覺的書、一部電影、一句話。

一本書:《滅頂與生還》(普利摩李維)
一部電影:〈女人上樓梯時〉(成瀨巳喜男)
一句話:身體髒了要洗,心被弄髒了也要,該哭的時候就哭吧。(我說的)(請務必加上我自嘲的大笑聲)

 

如果你能夠坐時光機回到過去,你會對18歲的自己說什麼?

不要再擠痘痘了,會毀容的呀。

 

最後,給所有來看展,或沒興趣看展的人一句話。

不要小看女明星。你以為膚淺的並不膚淺,skin deep的事物其實很深。■

 

 


► 回到完整展覽介紹 ◄


 

關於作者

Clyde Liu。PPAPER 主編。
正宗90文化養大的金牛男。擁抱帶有壞品味的美感與文化。相信科幻片與愛情片是一切問題的答案。而宇宙是我們最後的歸依。

 

Picture of PP 編輯部

PP 編輯部

好內容的創作者。品牌合作歡迎寄信至:[email protected]

最新消息

PPAPER WEEKENDS|9月第四週

PPAPER Weekends|台北徠卡鍾靈 Zhong Lin 攝影特展

LIFE & TRAVEL

倫敦運動品牌UVU:整個宇宙都是我的跑道

FASHION

「文化,在我們身上」Tilda Swinton在臺北有感

PPAPER WEEKENDS|9月第三週

PPAPER Weekends|日本獨立雜誌《Neutral Colors》台灣首展

PPAPER WEEKENDS|9月第二週

PPAPER Weekends|吐司專門店 Pillo 進駐大稻埕

PPAPER WEEKENDS|9月第一週

PPAPER Weekends|日本清酒正流行

熱門文章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