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時尚與潮流中循環播放的古典藝術

Hieronymus Bosch, The Garden of Earthly Delights, oil on oak panels, 220 cm × 389 cm (87 in × 153 in)

Jan Van Eyck, Portrait of Giovanni Arnolfini and his Wife

GUCCI 2018 SS 形象廣告

 

作為人類最崇高的創作形式,藝術的型態與樣貌在不同的時代中產生的觀看與運用方式也有所不同。在現今這個時代,藝術與時尚的關係是前所未見的緊密,而無論是在當代藝術或是時尚與潮流之中,古典藝術向來是非常重要的元素與創作靈感來源,如美國藝術家Jeff Koons就在2017年與LOUIS VUITTON推出「Master」聯名系列,將我們熟悉的古典藝術家名作直接印在LV包款上,包含Da Vinci達文西、Peter Paul Rubens盧本斯、Titien提香,以及Van Gogh梵谷等人的名作,其後也再推出一季,收錄了莫內的睡蓮名作。在潮流品牌上,古典藝術被作為酷的元素重新演繹,而在變化迅速的社群體上,許多新生代創作者也運用古典藝術重新創作,加入現代日常生活之中,帶來跨時代的莞爾小品。

 

(左起)精品選物店Snob創辦人曹詩薇、當代藝術家Jacky Tsai、佳士得西方古典大師藝術部亞洲區代表王汐楚

 

古典藝術元素的運用是否為當今藝術創作、時尚以及潮流中的一股趨勢?或者這樣的趨勢僅僅是古典元素之於藝術創作與時尚風格的循環播放?在最近舉辦的佳士得藝術講座論壇後,《PPAPER》採訪了曾經替ALEXANDER McQUEEN創作出骷髏花朵插畫的當代藝術家Jacky Tsai、佳士得西方古典大師藝術部亞洲區代表王汐楚,以及精品選物店Snob創辦人曹詩薇,一同分享他們心中古典藝術的價值,也談談古典藝術與當代碰撞的創作趨勢。

 

PPAPER X JACKY TSAI

當代藝術家

 

近年來,有一些新世代的創作者開始運用古典藝術元素作為創作的基礎,在社群平台上面分享他們的創作,但他們呈現方式比較直接、簡單,比如說把古典畫中的人物換成在現代的場景,這或許比較接近是一種網路現象,您怎麼看這件事?

首先我們鼓勵這樣的嘗試,他們把古典元素運用很流行、淺顯的語言跟大家溝通。但在另一方面,我也很擔心網路跟自媒體的出現會把大家的審美觀跟美感拉低很多。過去是藝術離我們太遠,使得我們不太能辨別藝術的好壞,現在是網路當中充斥著很多雜七雜八的東西,你真的不知道什麼是好什麼是壞,許多人可能因為讚數多就覺得是好。有些創作者發文量高,懂得在社群媒體上炒作,甚至也自我感覺良好了起來,然而真正美好的東西還是有一個標準在的,當你沒有標準只有網路哄抬的情況下,對我們這樣研究比較深入的創作者來說,我們花了很多時間研究古典元素,研究它如何巧妙地、和諧地和現代的東西融合在一起,我會覺得有點可惜,因為有太多人在做這樣的事情,但是做得不到位。另外,網路中所呈現的作品很多時候跟現實也是有一段差異的,或是大家覺得不好,卻因為網路上吹捧的人多了,它就變成了好東西……時尚也是這樣,有些潮流的東西,老實說我都看不太下去了。

 

您覺得現代藝術創作在借鏡古典藝術時,應該要具備怎樣的態度?

我覺得這跟上一個問題是相關的,有些創作者他們是以一種隨意而不在乎的狀態,或是想辦法抓取目光。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我在做每一件作品都經過大量研究跟反覆嘗試,才會覺得所使用的古典元素跟現代元素不唐突,控制並達到恰到好處的平衡不容易。比如說我去年創作的時候就碰到一個問題,一幅畫裡面有多少比例是西式,多少比例是中式古典才會和諧?它們的畫風是完全不同的,這就像你炒一盤菜,你的配料、胡椒跟鹽要放多少才會對。

 

現今潮流跟時尚已經很難分開了,而時尚產業中古典元素的運用變成是一種很潮的呈現,您覺得古典元素現在變成一種潮的語彙,是一種市場操作,或是古典因素之於時尚的循環?

我覺得這是一種循環,像Beyoncé 跟Jay-z的MV在羅浮宮拍了之後引起更多人關注,所有東西都需要配合當下的語境來做出改變,以一種簡單明暸,能夠適應當下快消費時代的方式,讓大家可以接受。古典的流行就是一種循環,現在所流行的將來也會變成古典,再變成流行。

 

PPAPER X 王汐楚

佳士得西方古典大師藝術部亞洲代表

 

是否可以跟我們分享近年古典藝術品拍賣有什麼樣的趨勢?

古典藝術涵蓋的範圍非常廣,整個歐洲都算在內,從時間上劃分的話,從早期中世紀一直到18世紀末期這個部分我們稱為Old Masters古典大師繪畫,再之後也可以被歸納為古典繪畫,如19世紀的歐洲繪畫是一部分,19世紀的英國繪畫又是一部分,以整個市場宏觀來看,各個時期各有受歡迎的藝術家,不過在古典繪畫中,那些大師永遠是最受歡迎的,這不僅在文藝復興繪畫,包含戰後或是當代藝術也都有這樣的現象。如果以亞洲的收藏趨勢來說,近年來有一個比較特別的現象,一般來說大家會認為亞洲藏家比較不喜歡宗教畫或是古典繪畫中經常出現的肖像畫,因為大家通常比較不喜歡家中放一個陌生人的肖像,但這個現象正在改變中,比如說我有一些亞洲藏家會提出需求,說他想要在每一個分類中都收藏頂尖畫家的作品,所以並非宗教或是肖像他們就不感興趣,還是要看個人偏好。藏家們因為資訊越來越充足,他們收藏的品味以及對於古典藝術的理解也會進化,以自己的價值觀來判斷什麼是最好的,而不是大家印象中喜歡收藏花卉、風景等等。

 

以我們拍賣行來說,我們近年的趨勢是引導藏家年輕化,希望吸引更多年輕藏家來暸解古典藝術。以我接觸到的年輕藏家來說,他們通常對風格比較暗黑,比較有個性的畫作有興趣,比如說像Bosch波希(Hieronymus Bosch) ,或是一些比較暗黑血腥的作品。這樣的現象可以跟年輕藏家大多喜歡當代藝術做連結,因為像Bosch雖然是15到16世紀的Old Masters,但他有許多表現手法跟當代藝術非常類似,他打破了我們對Old Masters的印象,並非都如一般所說的死氣沈沈。

 

再來是我5月在紐約佳士得拍賣中觀察到的現象,以往的藏家大概可分為兩端,一個是只收購Old Masters的作品,一個是選擇比較低價的來入手,但最近收藏中間等級作品的亞洲藏家變多,比如說他們可能無法負擔大師的作品,但大師的作品中可能也有二級的作品,這些就變成他們的選擇。

 

對於現今時尚產業中,古典元素作為流行與潮流的現象,您有什麼看法?

我個人覺得這樣的現象很棒,我們已經進入21世紀,正在一個動不動就跨界的時代。像其實我個人並不太喜歡Jeff Koons跟LV聯名的古典大師包包系列,但Jeff Koons本身就是一個Old Masters的藏家,也是我們的客人,而且他自己也在用Old Master的作品創作,比如說他的「Gazing Ball」系列,我相信他有他自己的涵義,即便說我個人也不知道怎麼欣賞他跟LV聯名的系列,但這是好的現象,因為他讓這些這些古典大師畫作有了話題度,這些畫作平常不會世界巡迴,但藉由聯名系列,我相信有非常多人都看到了Rubens盧本斯、Da Vinci達芬奇,以及Monet莫內的睡蓮。所有的話題度都有好壞兩面,但對古典藝術來說,我認為所有讓大家關注到畫作的途徑都是好事。當然我有接觸到一些藝術家認為為什麼我們需要透過流行來接觸Old Master,他們認為這是一種褻瀆,認為Old Master很神聖,但我並不這麼認為,在現在這個年代,能引起關注的途徑都是好的,因為最終的決定權還是在觀眾的心,只要有心,他們就會關注到藝術本身。

 

請跟我們分享一個你最近最喜歡,當代潮流或時尚與古典衝撞的例子。

Beyoncé 跟Jay-z的MV,這樣運用大眾媒體,將流行音樂結合古典藝術後的解構重組,是一個很突破性的行為。羅浮宮雖然本來就是一個大家爭相前往參觀的地方,但2018年MV推出後年度參觀人數首次破了一千萬,我想連羅浮宮這樣一個代表藝術界的巨頭都可以接受這樣的事情,代表古典藝術以任何形式被表現都是可行的。

 

   

曹詩薇與自創品牌OBJECT OF DESIRE形象照

PPAPER X 曹詩薇

OBJECT OF DESIRE & SNOB創辦人

 

您認為在表現個人風格上,暸解古典藝術元素有什麼樣的優勢?

以一個讀Fine Art出身的人來說,我覺得如果對藝術或是美學有興趣的話就是多看,像我小時候家裡有羅浮宮特輯,裡面有很多master piece,這是一種潛意識的美感培養。

 

以近年大受歡迎的GUCCI為例,您認為古典元素在這個品牌被操作得如此成功,是出於大家對於古典元素神秘感的好奇,或是出於對古典元素美學語彙的欣賞?

以Beyoncé 跟Jay-z的MV為例,我覺得它運用了現在這個時間點大家懂,有共鳴的媒介以及現在的語言去重新詮釋古典元素,那GUCCI在這個部分做得很棒,不管是視覺上的語言、文字上的語言,或是形象影片跟音樂的選擇,它都把各個東西包裝得很好,再加上古典的元素去推廣它的設計。但GUCCI對於古典元素的運用還是跟他品牌本身的歷史有關,也跟設計師Alessandro Michele自己的喜好有關,其實GUCCI還沒有變得這麼受歡迎的時候,Alessandro Michele就常在他自己的Instagram上面分享許多義大利的古典作品。

 

請跟我們分享一個您特別喜歡的古典元素時尚單品,或是聯名系列。

比起近年的東西,我還是比較喜歡Alexander McQueen,我能理解他創作的語言,對他的東西有一些個人的感覺。

 

 


 

延伸閱讀

 

BEYONCÉ與老公JAY-Z合體化名THE CARTERS
新單曲APES**T驚喜釋出

 

威尼斯雙年展被BANKSY了

 

劃線在北緯57度西經7度 

切斷大地與海洋的警告光束

 

 

 

Picture of PP 編輯部

PP 編輯部

好內容的創作者。品牌合作歡迎寄信至:[email protected]

最新消息

PPAPER WEEKENDS|10月第二週

PPAPER Weekends|北美館年度典藏特展《飛地:一部自傳的誕生》

PPAPER WEEKENDS|10月第一週

PPAPER Weekends|基隆美術館首檔國際大展《第25小時》

PPAPER WEEKENDS|9月第四週

PPAPER Weekends|台北徠卡鍾靈 Zhong Lin 攝影特展

LIFE & TRAVEL

倫敦運動品牌UVU:整個宇宙都是我的跑道

FASHION

「文化,在我們身上」Tilda Swinton在臺北有感

PPAPER WEEKENDS|9月第三週

PPAPER Weekends|日本獨立雜誌《Neutral Colors》台灣首展

熱門文章

返回頂端